艺术资讯

全部

评论

动态

观点

Comment

News

Opinions

【评论】找回相依为命的感觉

作者:刘咏秋  发布时间: 2008-09-27 11:49:44

  不管多么匆忙的脚步,到了王文澜这里,都会不由自主地慢下来。因为这些影像突然间给你以被牵动的感觉——那一些场景,曾??那么熟悉,熟悉得被你轻易忘掉,而一旦被触发,所有与之相关联的记忆与情感就会一个接一个地浮现,让你在这些有如故土与父老乡亲一般的景色与面孔里流连忘返。


  实际上,有关故土与父老乡亲的记忆并不是纯粹的。因为那是生活本身,掺杂着苦难,甚至有不愉快的??历。但王文澜用镜头将之过滤出去,只剩下温馨与愉悦。换句话说,王文澜在受众与生活之间,给出了一段恰到好处的距离。


  这就牵涉到了纪实摄影中对“视觉冲击力”的理解问题。事实上,并不是那些越血腥、越真实的镜头才能打动人。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缘故,我直接或间接地“??历”了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和2005年的巴基斯坦大地震,在所有相关摄影中,真正打动我的不是那些惨不忍睹的尸体,而是面对死亡和废墟,活着的人那种或空落或顽强的表情。


  在巴基斯坦大地震的照片中,最让我震撼的既不是倒塌的房屋,也不是扭曲的死者,而是村民们抬着罹难的亲人走向墓地,覆盖着床单的担架上,放着一束黄色的野花。这一束仓促的野花,体现了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,在不可能不尽量简化的送葬仪式上,活着的人对死去的生命的最大尊重。在这样的??面面前,我的眼泪立即就会流下来。


  因此,在王文澜的影像世界里,我体会最深的就是这种对拍摄主体最为难得的尊重。在这种尊重下,他的每一个拍摄对象都是美的:从《众星捧月》里那个陶醉在幸福中的新娘,到仔细品咂着冰棍滋味的老妇人——你甚至能感觉到,王文澜对被拍摄对象那种深入骨髓的爱。


  说穿了,这种爱,植根于王文澜对中华民族与文化的理解与热爱。因此,他所选取并定格的每一个瞬间,都有意无意地,符合他这一特定的“审美情趣”。这一或许并非自觉的“限定”,给王文澜的作品带来了文化的广度和历史的深度:《朔风吹》里的王朔,即使不在四合院的背景下,也不可避免地烙上了“京味传人”的印记;而马季那幽默的笑容里,你怎么看都埋藏着中华文化里那一点“含而不露”、“隐而不发”的小小狡猾????这一切,构成了他作品中超越时代的厚重与博大,也构成了王文澜对当代中国摄影的意义。


  当然,对传统文化的过分依恋必然会削弱对现实批判的力度。这一点,集中地体现在王文澜对自行车的系列拍摄上。很多人,包括王文澜自己,都是以极为欣慰的态度来看待他的“自行车王国”这一系列的,但我却从中看到了遗憾——从“四五运动”中就开始关注国计民生的王文澜,应该呈现给我们更多从自行车轮底发出的呐喊——然而,从王文澜的影像中,我们只看到了自行车上的诗意,没有看到其实被轮子碾压着的人的灵魂。


  尽管如此,我还是要说,在中国当代摄影中,王文澜已??非常难得了,难得到了我不忍心苛责他的程度:王文澜,已??把体制所能赋予的个人自由,发挥到了最大的限度。


  在谈到拍摄自行车系列的时候,王文澜很有意思地提到“丢了”的感觉。“丢了就很难找回来,只有在记忆中找回那种相依为命的感觉。”王文澜说。他在讲自行车,但骨子里头,隐藏着文化、人性“丢了”之后的“空落”。他一直在用自己的镜头,寻找“那种相依为命的感觉”,以填补这种巨大的空落。

(新闻来源:陈小波主编《中国摄影家》丛书)